快速发布求购 登录 注册
行业资讯行业财报市场标准研发新品会议盘点政策本站速递

施耐德电气聚行业之力 创绿色智能制造生态体系

仪表企业 2019年09月23日 13:28:01来源:施耐德电气 16576
摘要9月19日,施耐德电气绿色 智能智造创新峰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开幕,与“生态圈”中26家合作伙伴一起献上了一场工业数字转型“盛宴”。

  【仪表网 仪表企业】9月19日,施耐德电气绿色+智能智造创新峰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开幕,与“生态圈”中26家合作伙伴一起献上了一场工业数字转型“盛宴”。此次峰会,施耐德电气提出绿色智能制造理念,携手合作伙伴向专业观众呈现了1600多平米的展示,并共同发布开放的绿色智能制造生态体系,为工业企业提供覆盖咨询规划、设计建造、运营控制以及维护服务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正如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尹正所言,与合作伙伴一起,在开放的绿色智能制造生态体系中为行业企业提供丰富的数字化服务,才能共赢制造未来。
 
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尹正
 
  此次峰会,阿里研究院副院长安筱鹏, IBM大中华区企业咨询服务部总经理麦俊彦,上海宝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工业智能事业部总经理王建宇,邯郸金隅太行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宋杰明,中鼎集成软件公司总经理潘颖等与施耐德电气一起,聚焦绿色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等热点,分享对中国工业发展的深刻洞察;在峰会的8场平行论坛中,60多个精彩话题涵盖离散、混合与流程工业解决方案及工业物联网、5G等新兴技术领域,为行业人士提供学习、交流、分享的机会与平台。
 
  聚行业之力,助工业腾飞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朝“工业4.0”迈进以及高新技术的兴起,发展高附加值的制造业正成为工业战略发展的共识。面对越发激烈的市场格局,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需求十分强烈:既要生产更的产品,又要以更智能的方式来重塑生产运营流程,还要将能效管理、绿色生产的意识深入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因此,施耐德电气绿色智能制造理念的提出恰逢其时。
 
  “数字化的实现并非某个独立的企业或者组织能够完成的,绿色智能制造需要数字化线程(Digital Thread)贯穿始终,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要落地到行业具体应用场景,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努力,包括设备提供商、软件、系统集成商、服务提供商、终端用户等共同参与。”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工业自动化业务负责人何维克认为,随着开放的绿色智能制造生态体系不断扩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的案例将越来越多。
 
  例如,以边缘到云端的广泛而深入的IoT、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服务而的西云数据,结合施耐德电气在智慧供热、智慧物流、智能制造等优势领域进行深入合作,共同为客户提供更加完善的解决方案;莱芜钢铁借助施耐德电气为其高炉控制系统量身定制的升级解决方案,整合其钢铁行业的专业知识,为行业内客户提供整合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为更好地开展智能制造服务业务,施耐德电气已经在与德勤和赛迪智能制造等企业携手,整合各自在智能制造咨询、战略规划、测评与实践上的优势资源,深挖工业企业智能制造需求。
 
  开放的生态,开放的未来
 
  此次绿色智能制造生态体系的发布,开放无疑是一大亮点。对此,施耐德电气副总裁、工业自动化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庞邢健认为,数字化时代,企业单打独斗早已成为过往:“绿色智能制造生态体系为不同类型的生态圈合作伙伴提供了一个融合共生的平台,以开放的心态共同服务市场,推动中国工业的数字化转型。同时,绿色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将不断扩展,确保生态圈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此次发布的绿色智能制造生态体系,涵盖面向工业市场的EcoStruxure架构与平台,即互联互通的产品、边缘控制、软件分析与服务,同时覆盖企业生命周期中的咨询规划、设计建设、运营控制、维护服务四大阶段。
 
  施耐德电气植根中国三十二年取得的成就得益于与“生态圈”伙伴一路前行,并以基于物联网的EcoStruxure架构与平台,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随着开放的绿色智能制造生态体系的建立,在庞邢健看来,生态圈又被赋予新的内涵:“工业企业都能从绿色智能制造生态体系中融合共生,获得收益,这不仅仅是为了生态圈中的企业,更是为中国工业整体水平的提升贡献力量,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请联系本网。联系电话:0571-87759945,QQ:1103027433。
广告招商
今日换一换
新发产品更多+

客服热线:0571-87759942

采购热线:0571-87759942

媒体合作:0571-87759945

  • 仪表站APP
  • 微信公众号
  • 仪表网小程序
  • 仪表网抖音号
Copyright ybz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仪表网-仪器仪表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意见反馈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