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的山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中,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同志指出,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让绿色成为美丽山西“底色”。骆惠宁说:“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应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当前,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步伐,不断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还要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在生态保护上,不能越雷池一步。只有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由此,作为能源大省的代表,山西省发展清洁能源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同时,近年来发展的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确让山西这个老牌国家能源基地如沐春风,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让黑色煤炭实现绿色发展
近年来,山西省密集出台多个关于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多项细则以及实施方案,力促煤电联营、变“输煤”为“输电”、创新煤炭交易机制、城乡采暖“煤改电”的煤炭革命,力图将黑色煤炭绿色发展,打造成为全国清洁能源基地。
与此同时,山西省还将扩大电力直接交易,推进城乡采暖“煤改电”试点工作。在山西省《推进城乡采暖“煤改电”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2016年,山西将力争完成5000户居民、50个高速公路服务区采暖“煤改电”试点任务。此外,山西省还设立了煤炭清洁利用投资基金。
相关分析人士认为,作为中国的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身肩为中国资源型经济探路重任的山西,推动煤炭的清洁利用,实现“煤炭革命”,可以说,其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国能源革命的成败。
大力推动风电项目
山西省为了摘掉风电资源大省却无风电机组的尴尬帽子,大力推动风电落地项目。2008年7月28日,山西首座风电场正式并网,揭开了这个能源大省的转型序幕。在随后的五年中,山西风电装机容量连年翻番,2012年跃升为全国风电百万装机容量大省,其“高速发展、迅速集成”的发展模式被多个兄弟省份学习借鉴。
山西省力争到2020年风电装机达到1800万千瓦,积极推进晋西北、吕梁、中条山风电场项目建设,打造以晋北千万千瓦级风力发电基地建设。同时,发挥大同、朔州、忻州的风能资源优势,一批风力发电项目正在加紧建设。2016年预计风电装机总规模将达到900万千瓦。
争做光伏领域“”
7月初,山西省大同采煤沉陷区的“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13个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故此,山西全省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也随之超过水电装机容量,成为省内继火电、风电之后的第三大发电板块。
山西省除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把科技创新摆到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争做集中式大型光伏“”之外,分布式光伏发电也是本省主推的扶贫项目。从2014年10月起,临汾、大同两市的5个贫困县就作为试点县在50个村建设了50座村级分布式光伏扶贫电站。
山西省力争到2020年,光伏发电达到1200万千瓦。加快建设分布发电应用示范区,充分利用“太阳能+沉陷区治理”“太阳能+扶贫”“太阳能+农业生产”等模式,发展壮大光伏产业。
发展清洁能源能源,走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节能减排是必由之路,尤其作为山西这种以前以传统能源为主的省市,传统能源消耗高,浪费大,污染严重。而缓解能源供需矛盾问题,就要从根本上大力节约合理使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促进节能发展,实现转型升级发展。
(参考资料:中国投资网,山西新闻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


			环保在线APP
		
			环保在线手机站
		
			环保在线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回放
																																										
																														回放
																																											
																														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