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27城共创绿色契约 携手问诊长江“病灶”
2016-12-02 14:47:06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编辑:筱阳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长江水处理阅读量:45841
导读:长江是沿岸数亿人民共同的母亲河,解除母亲河面临的“生态之困”,根治“生态病根”,是沿江城市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国环保在线 会议论坛】12月1日,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七届市长联席会议高峰论坛在南京召开。江苏省委副书记、南京市委书记吴政隆,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副司长郑剑致辞,上海市副市长时光辉,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李世奎,武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龙正才,合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韩冰出席会议,南京市市长缪瑞林主持会议。
因水而兴、缘江而盛。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长江不仅催生了长江文明,也孕育了众多的沿江城市。长江是沿岸数亿人民共同的母亲河,解除母亲河面临的“生态之困”,根治“生态病根”,是沿江城市义不容辞的责任。
12月1日,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七届市长联席会议高层对话在南京召开,来自上海、重庆、武汉、南京、合肥市政府的领导和相关负责人围绕“共抓长江生态保护,促进区域绿色发展”的主题,就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深入对话和交流。
江苏省委副书记、南京市委书记吴政隆表示,让长江“黄金水道”持续产生“黄金效益”,必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南京将坚持在绿色发展中强化责任担当,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他倡议,沿江各市共饮一江水、亲如一家人,在守住长江生态、发展长江经济、传承长江文化等方面,当携手同行、砥砺奋进。
在长江协调会上,尽管航道升级、城市建设等都是热门话题,但国家林业局信息办主任李世东在演讲中给来自27个城市的市长们敲起了警钟。他谈到,长江具备雄厚的经济基础,放眼,长江经济带是规模大、具活力的区域经济带。
然而,水土流失严重,大量占毁林地、湿地等生态空间,森林质量不高,生物多样性下降,石漠化严重等问题,都困扰着长江经济带的进一步发展。27个城市除了在湿地生态、改善荒漠、治理石漠化地区等问题上共创共享外,还应通过对大众加大相关科教力度、将生态成绩加入对领导干部的考核、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法规制度建设等方式积极调动“人和”之力。
显然,“生态压倒一切”、“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观念已然形成,成为了各城市推动经济发展中的共识。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以安认为,在下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中,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要摆在压倒性的位置,为此,建议成员城市以长江为核心,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融合发展、合理开发、节约发展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
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副司长郑剑在做长江经济带规划解读时认为,长江经济带战略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地方政府在贯彻时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强调生态保护已经成为共识,但当天下午的分组讨论会上,诸多城市市长在发言中认为,生态领域的合作显然需要更高层次的协调。
宁波市政府副秘书长张霓认为,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区域环境污染联保机制上,面对重大事件的应急已有经验,但常态化的联合防治仍需努力,因为空气的改善是局部付出了代价。
“从宁波的一个实践看,主要在于立足本区域进行立法,难点在于生态补偿机制”,张霓表示,因为这做起来很难。在上海周边的城市,其空气管控区域对接上海。
对此,刘以安代表长江协调会本届轮值主席方做今后两年工作报告时指出,长江沿岸城市将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放在重中之重,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妥善处理江河湖泊关系、强化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沿江森林保护和生态修复。同时,沿岸各市需要根据自身的城市特点,合理开发长江资源,坚持走集约、低碳循环的绿色发展道路。包括推进电力、钢铁等传统制造业全面开展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等技术改造,推动钢铁、建材、化工、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实行碳排放零增长。
“长江经济带需要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否则谁保护环境谁吃亏。”中共无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钦坦言,水和空气都是流动的,不可能凭一两个城市就能治理好,需要国家进行顶层设计,建立跨区域的生态补偿机制,以及开证环境保护税等。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王海平、南京日报/查金忠毛庆、新华网/魏薇、大公网/贺鹏飞)
-
深水海纳与福建省海洋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近日,福建省海洋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深水海纳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慧海洋建设、海工装备研发、深远海养殖、海洋生态保护、海洋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深入展开产学研合作与技术成果转化,培育壮大海洋新质生产力,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海洋环境治理污水处理 2025-02-08 15:41:22
-
【干货】难降解有机物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
本篇解读难降解有机物对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影响,欢迎关注~
污泥处理污水处理 2025-02-08 14:55:17
-
柳州市牛蛙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2024年以来,柳州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联合农业等相关部门对牛蛙养殖场开展联合检查21次,共计检查牛蛙养殖场35家。现已完成整改的11个,正在整改13个,并配合自治区驻柳州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完成辖区内11家牛蛙养殖场养殖废水监测。
污水处理养殖废水处理 2025-02-08 13:06:58
-
深圳市环境水务集团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月23日,深圳市环境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打造智慧水务创新示范样板,共同拓展海内外环境水务市场。
污水处理智慧水务 2025-02-08 11:13:17
-
碧水源:预计2024年度净利润同比下降92.15%-93.72%
碧水源预计,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800万元-6,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2.15%-93.72%。
碧水源污水处理 2025-02-05 10:30:34
-
深水海纳:预计2024年度净利润亏损1.35亿元-2.55亿元
深水海纳预计,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3,500万元-亏损25,500万元。
深水海纳膜污水处理 2025-02-05 10:10:26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