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中国建筑材料工业碳排放报告(2020年度)》正式发布
资讯中心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碳排放报告(2020年度)》正式发布

2021-04-01 15:28:10来源: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关键词:建筑材料工业碳排放碳达峰阅读量:18935

导读:2021年3月24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在京举办首次新闻发布会,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党委书记阎晓峰发表讲话,党委副书记、副会长陈国庆主持发布会。此次发布会发布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建筑材料工业碳排放报告(2020年度)》。
  2021年3月24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在京举办首次新闻发布会,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党委书记阎晓峰发表讲话,党委副书记、副会长陈国庆主持发布会。此次发布会发布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建筑材料工业碳排放报告(2020年度)》(以下简称《报告》)和建筑材料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这是建材行业首次发布碳排放相关报告,也标志着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新闻发言人制度正式启动。
 
  阎晓峰书记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和推进建材行业碳达峰、碳减排工作发表了讲话。他表示此次新闻发布会对联合会、行业而言都是首次,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正是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履行信息公开责任,增强全行业凝聚力和信息导向作用,打造建筑材料行业和联合会健康形象,加强沟通交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的重要举措。
 
  作为首场发布会内容,发布2020年度建筑材料工业碳排放报告及碳排放核算方法,就是建筑材料行业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谋划行业发展未来的重要工作。
 
  他指出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建筑材料生产和消费国,建筑材料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最大的工业部门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工业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源。作为我国碳减排任务最重的行业之一,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全力推进碳减排工作,提前实现碳达峰,为国家总体实现碳达峰预定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做出积极贡献,是建筑材料行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大宣示的重要举措,也是建筑材料行业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更是全面提升建筑材料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质量水平必由之路。
 
  他强调推进建筑材料提前全面实现碳达峰,必须着力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要高度重视,勇担使命。要充分认识碳达峰碳中和是对建材行业、建材行业各类组织的大考和政治检验,必须运用系统化思维,凝聚全行业力量,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促进建材行业提前实现碳达峰目标,真正担负起国家和时代赋予我们建材人的责任和使命。
 
  二是要抓住重点,找准方向。建材各产业、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行业协会要主动作为,承担责任、履行义务,通过采取积极有效、有针对性的各种减污降碳措施,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计划、行动方案,并尽快付诸行动。
 
  三是要加快结构调整以适应碳达峰需要。核心是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关键是调整转变能源结构、资源结构。要在行业推动建立起符合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相适应的产业发展模式,最终实现行业进步成长与绿色低碳发展的有序平衡。
 
  四是要坚持创新驱动推动行业发展。要大力研发应用各类减污降碳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加快部署推进新型胶凝材料、化石燃料替代、资源综合利用等低碳前沿技术的研究、储备和应用,不断挖掘建筑材料工业减污降碳的技术潜力。
 
  五是要强化社会资源配置协调能力。要充分发挥建筑材料工业在循环经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建筑材料工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
 
  联合会党委常委、副会长刘建华以新闻发言人身份发布了《报告》,介绍了建筑材料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
 
  《报告》提出,经初步核算,中国建筑材料工业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14.8亿吨,比上年上升2.7%,建材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比上年上升0.2%,比2005年下降73.8%。其中,燃料燃烧过程排放二氧化碳同比上升0.7%,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碳酸盐原料分解)二氧化碳同比上升4.1%。水泥、石灰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位居建材行业前两位。
 
  《报告》从建筑材料工业碳排放构成、2020年建筑材料主要行业碳排放、建筑材料工业碳减排成效、建筑材料工业全面实现碳达峰的关键环节以及推进建筑材料工业全面实现碳达峰的建议等五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在推进碳减排工作方面的情况。
 
  《建筑材料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是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达成的一致性原则、我国国民经济统计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部门统计等相关规定、行业核算的原则,以及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体系等有关规定的基础上,经综合研究分析后提出的。
 
  建筑材料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按照工厂法进行计算,包括计算建筑材料工业燃料燃烧过程和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碳。其核算范围包括建材行业企业生产建材产品或非建材产品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不包括建材工业以外行业生产建材及非矿产品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不包括建材行业企业利用易燃的可再生能源和废弃物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于2021年1月发布了《推进建材行业碳达峰与碳中和行动倡议书》,倡导行业全面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有序有效推进建材行业碳减排工作。本次发布《报告》是为了让行业和社会更加清楚、具体地了解、掌握建材行业碳排放情况,抓住建材行业碳减排的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有的放矢,开展针对性的研究和工作部署,以有效促进建材行业碳达峰、碳减排工作全面展开。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将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化研究,定期发布行业碳排放报告,为各行业、各地区开展碳排放核算和统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据了解,2021年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还将围绕建筑材料工业碳减排技术路径、建筑材料行业景气指数、建筑材料行业经济运行形势、建筑材料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建筑材料行业科学技术奖等内容不定期举办新闻发布会活动。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党委常委、秘书长贺军,党委常委、副秘书长商雁青,联合会系统各直属单位、相关专业协会以及联合会本部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出席新闻发布会,《中国建材报》社、中国建材杂志社、中国建材总网等行业媒体及社会媒体等应邀参加了新闻发布活动。
 
  原标题:围绕碳排放做文章·《中国建筑材料工业碳排放报告(2020年度)》发布
我要评论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喜讯!合肥高新区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顺利通过国家评估

      近日,“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顺利通过评估,可按程序纳入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库优先支持。
      清洁生产碳达峰
      2025-01-08 11:11:12
    • 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湖州)建设经验

      湖州市对企业实施碳排放水平、碳利用效率等情况对标,形成全市380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的立体“碳画像”,累计发放碳效贷款近1.5万笔,为企业减费让利超1亿元,目前已聚集绿色能源规上企业77家,2024年以来产值超260亿元,全市可再生能源、储能装机超1200万千瓦。湖州市是全国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累计取得66项首创试点成果。
      碳达峰绿色金融
      2025-01-05 09:21:30
    • 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杭州)建设经验

      “十四五”以来,杭州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单位GDP能耗降至0.25吨标准煤/万元,领先全国平均水平,排名全省第一。
      碳达峰碳排放
      2025-01-04 09:50:06
    • 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张家口)建设经验

      张家口建成新能源外送通道5条,牵头建设的河北省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成为全国五大城市群之一,2015年以来,可再生能源累计发电量超2800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2.2亿吨。联合京津冀区域54家氢能领域科技骨干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成立了河北省氢能产业创新联合体。五年来,累计完成营造林817万亩,治理退化草原200万亩,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项目23个。
      碳达峰新能源汽车
      2025-01-04 08:32:56
    • 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深圳)建设经验

      深圳市作为首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建成深圳电力充储放一张网2.0,共聚合31万个充电设施、5100个5G储能基站、6000个电动自行车充换电柜、487个超充站等各类分布式能源。2024年上半年全市绿色低碳产业增加值1114亿元,同比增长13.2%。全市累计375个项目获得国际绿色低碳建筑认证,累计完成公共建筑改造面积超过2100万平方米。2024年1—9月,绿电交易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78.2%。
      碳达峰绿色建筑
      2025-01-03 14:33:11
    • 国家发展改革委:2025年,将统筹谋划“十五五”碳达峰行动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2025年将统筹谋划“十五五”碳达峰行动,研究综合评价考核办法,推进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加快建立一批零碳园区。
      碳达峰双碳
      2025-01-03 13:54:29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环保在线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环保商城:

    气浮机曝气机COD测定仪TOC分析仪污水提升器带式压滤机格栅除污机污泥泵潜水搅拌机污泥浓缩机污泥搅拌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高压清洗机油烟净化器板框压滤机无轴螺旋输送机气体分析仪烟尘检测仪油雾净化器超声波清洗机泳池水处理设备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hbzhan@vip.qq.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9680
    环保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环保在线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环保在线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环保在线网

    抖音号:hb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环保在线

    公众号:环保在线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环保在线

    快手ID:2537047074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