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科技使能“双碳”,华为助力金融产业绿色发展
资讯中心


科技使能“双碳”,华为助力金融产业绿色发展

2022-11-08 09:16:41来源:华为数字能源 关键词:双碳碳达峰碳中和阅读量:11980

导读:近日,在第五届进博会上,华为发表了以《科技使能中国“双碳”之路》的主题演讲,提出了能源降碳技术的四大关键路径:发电低碳化、用能电气化、用电高效化、能源综合化。
  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由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三届国际高峰论坛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主题为“共享合作,智绿未来——科技金融赋能可持续发展”,围绕如何赋能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激发科技、金融创新活力等进行热烈的交流和探讨。
 
  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杨友桂应邀出席高峰论坛,并发表了以《科技使能中国“双碳”之路》的主题演讲,他表示,科技革命与能源革命作为人类文明进阶的双轮,正在加速驱动人类走向信息文明。“政策”、“资本”、“技术”是驱动“双碳”产业的“三驾马车”,并提出了能源降碳技术的四大关键路径:发电低碳化、用能电气化、用电高效化、能源综合化。
 
  发电低碳化,重构排碳之源
 
  当前中国电力碳排放占比重达40%,发电成为重点碳排放源头。华为助力构建更经济、更稳定、更安全的清洁发电网络。比如通过AI加持光伏,降低度电成本6%,使发电更经济;通过智能光储发电机,增强电网能力,提升新能源消纳30%;通过AFCI智能电弧防护等手段,实现主动安全,推动绿电进入千行百业、千家万户。
 
  用能电气化,重构碳排之器
 
  交通领域碳排占比达10%,是减碳重要领域。华为致力于打造融合极简、安全可靠、卓越体验和AI云智的动力域全栈解决方案,重新定义驾乘体验,加速汽车产业电动化进程。比如在快充方面,未来将推出千伏高压技术,实现充电5分钟补能200公里;在续航方面,通过DriveONE电驱动系统和精准化BMS电池管理,续航提升8.5%;在安全方面,打造动力云管理系统,云端协同和AI分析技术,可提前24小时预警热失控,保障用车安全。
 
  用电高效化,重构碳排之术
 
  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ICT基础设施能耗显著增加。华为致力于打造绿色低碳的数据中心、通信网络和高效关键供电方案,构筑智能世界的绿色底座。在数据中心领域,采用间接蒸发冷却,借助自然冷源,通过AI能效调优,提升温控能效50%和降低PUE 8-15%;在绿色站点方面,采用以柜替房、以杆替柜的方式,将站点能效最大提升到97%;在关键供电方面,华为UPS智能在线全模式间0毫秒切换,保障业务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能源综合化,重构碳排之道
 
  城市碳排放的70%来自于建筑和园区。华为着力打造零碳家庭、零碳园区以及将循环经济理念融入产品全生命周期,最大力度降低碳排放。从家庭到园区综合用能,通过加大绿电使用,提升发电效率,降低用电成本,材料循环利用,全面赋能社会“零碳”。
 
  特别在金融领域,华为通过极致安全、绿色高效、极简智能的数据中心能源解决方案助力金融行业打造坚若磐石的基础设施底座。对于总部级大型数据中心及灾备数据中心,降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比如通过预制化模块化,建设周期缩短50%,材料回收率达85%以上;在分支网点机房及边缘数据中心场景,提供智能微模块解决方案,一模块即一DC,极简高效;针对金融总部建筑园区及分支机构办公园区,打造近零碳园区,比如通过建筑光伏一体化提升绿电比例、通过光储直柔提升能源效率等。
 
  同期,华为数据中心能源业务副总裁方良周出席“产业+科技+金融 构筑绿色发展新格局”圆桌讨论,与来自能源科技、绿色金融等领域的专家展开了热烈充分的交流。他分享了华为帮助各行各业降碳的先进解决方案以及在绿色数据中心与低碳园区的成功实践。比如在内蒙古林格尔金融科技中心,中国银行采用间接蒸发冷却方案,利用自然冷源,PUE低至1.18;上交所金桥数据中心,iCooling技术实现年均PUE降低13%。
 
  华为将持续融合创新,深耕电力电子技术和数字技术,协同产业上下游,共同支撑绿色产业发展,共建可持续发展新生态。
 
  原标题:科技使能“双碳”,华为助力金融产业绿色发展
我要评论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环保在线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环保商城:

    气浮机曝气机COD测定仪TOC分析仪污水提升器带式压滤机格栅除污机污泥泵潜水搅拌机污泥浓缩机污泥搅拌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高压清洗机油烟净化器板框压滤机无轴螺旋输送机气体分析仪烟尘检测仪油雾净化器超声波清洗机泳池水处理设备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hbzhan@vip.qq.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9680
    环保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环保在线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环保在线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环保在线网

    抖音号:hb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环保在线

    公众号:环保在线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环保在线

    快手ID:2537047074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