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出台
2013-05-06 09:45:44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关键词:污水处理阅读量:4705
导读:hbzhan内容导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环境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将其作为提升基本环境公共服务、改善水环境质量的重大环保民生工程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工作任务。
hbzhan内容导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环境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将其作为提升基本环境公共服务、改善水环境质量的重大环保民生工程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工作任务。
“十一五”期间,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积极落实国家部署,不断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截至2010年底,我国城镇生活污水设施处理能力已达到1.25亿立方米/日,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77.5%,设施建设超额完成“十一五”专项规划的要求,化学需氧量(COD)污染减排贡献率占“十一五”期间全国COD新增削减总量的70%以上。
与此同时,我国仍存在污水配套管网建设相对滞后、设施建设不平衡、部分处理设施不能完全满足环保新要求、多数污泥尚未得到无害化处理处置、污水再生利用程度低、设施建设和运营资金不足、运营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为进一步做好城镇污水处理工作,应在“十一五”取得积极成效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当前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激励约束机制日益完善、装备支撑显著增强、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的有利时机,精心组织、科学谋划,加快推进处理设施建设,不断提高设施运营水平。
近日,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十二五”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加快形成“厂网并举、泥水并重、再生利用”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格局,全面提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水平。到2015年,设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要达到85%,其中合肥市实现污水全部收集和处理。
规划明确,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引入市场机制,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参与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的积极性。污水处理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城镇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与环境改善要求相适应,与环境产业发展相促进,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内容和布局。重点建设和完善污水配套管网,提高管网覆盖率和污水收集率。通过加强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加快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科学确定设施建设标准,因地制宜选用处理技术和工艺。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管和绩效考核制度,强化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促进设施正常运行。
规划提出,到2015年,设市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70%,其中合肥市达到80%;缺水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再生水利用率达到其污水处理量的35%以上;城镇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1年以上的运行负荷率不低于设计能力的60%,投入运行3年以上的运行负荷率不低于设计能力的75%;全面完成淮河、巢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使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
深水海纳与福建省海洋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近日,福建省海洋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深水海纳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慧海洋建设、海工装备研发、深远海养殖、海洋生态保护、海洋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深入展开产学研合作与技术成果转化,培育壮大海洋新质生产力,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海洋环境治理污水处理 2025-02-08 15:41:22
-
【干货】难降解有机物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
本篇解读难降解有机物对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影响,欢迎关注~
污泥处理污水处理 2025-02-08 14:55:17
-
柳州市牛蛙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2024年以来,柳州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联合农业等相关部门对牛蛙养殖场开展联合检查21次,共计检查牛蛙养殖场35家。现已完成整改的11个,正在整改13个,并配合自治区驻柳州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完成辖区内11家牛蛙养殖场养殖废水监测。
污水处理养殖废水处理 2025-02-08 13:06:58
-
深圳市环境水务集团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月23日,深圳市环境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打造智慧水务创新示范样板,共同拓展海内外环境水务市场。
污水处理智慧水务 2025-02-08 11:13:17
-
碧水源:预计2024年度净利润同比下降92.15%-93.72%
碧水源预计,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800万元-6,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2.15%-93.72%。
碧水源污水处理 2025-02-05 10:30:34
-
深水海纳:预计2024年度净利润亏损1.35亿元-2.55亿元
深水海纳预计,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3,500万元-亏损25,500万元。
深水海纳膜污水处理 2025-02-05 10:10:26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