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利用市场崛起 价格体系需逐步完善
2013-10-10 10:41:10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关键词:再生水行业阅读量:4361
导读:hbzhan内容导读:“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再生水处理能力将会有显著的提升,据《“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将投资304亿元,全国规划建设污水再生利用设施规模将达到2676万立方米/日。
hbzhan内容导读:再生水是缺水城市水源的“重要补充”,它已经成为大众熟知的概念,提高水循环利用率是性的重要问题。“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再生水处理能力将会有显著的提升,据《“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将投资304亿元,全国规划建设污水再生利用设施规模将达到2676万立方米/日。
水是一个城市的命脉。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开源节流,加大再生水的利用率已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根据未来将出台的再生水利用专项规划,到2015年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5%,“十二五”期间全国将投资304亿元用于投资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这一投资规模意味着在“十一五”基础上增速将达200%。分析认为,再生水利用已作为水务行业的衍生市场悄然崛起。
尽管如此,业内人士认为,再生水市场若要加速启动,还有赖于国家补贴政策的出台。对此,国家目前已拟定的政策提出,未来将通过对超额用水加征水费补贴再生水利用。同时对再生水免征水资源费、增值税,对再生水经营企业免征营业税、所得税。这一政策未来若得以推行,将抵消一些地区再生水的高成本劣势,促进再生水推广,相关设备供应商将直接受益。
业内分析认为,再生水利用的需求未来主要集中在北方缺水的省份,由于需要增加新的投资,水资源充足的地区对再生水利用的需求较低。另外由于再生水价较高,再生水利用适合在经济状况较好的区域推广,北京、天津等将是“十二五”期间再生水利用规划规模大的地区。
政策给力的同时,相关公司纷纷提前开始布局再生水利用这一市场。南京、武汉、上海、西安、杭州等城市均出台了涉及再生水利用的“十二五”规划。据业内专家预计,未来三年,再生水利用所能带动的财政和企业投资规模将超过300亿元。随着工业节水规模化循序推进,拥有技术和市场优势的企业有望受益。目前,碧水源、北控水务、天津中水公司、津膜科技等都在再生水投资运营领域建设方面发展良好。
近年各大省市纷纷掀起了再生水厂的建设、改扩建热潮。北京已经制定明确行动方案,计划3年内新建再生水厂47座,处理能力将达到513万吨/日,有望居世界首位;云南计划投资约18亿元,规划建设98项(集中式)再生水利用设施,新增再生水处理规模23.08万吨/日。
不过在再生水生产能力大幅提高的同时,再生水的推广与利用状况却并不甚理想,市场反应相对冷淡,陷入了“叫好不叫座”的困局。目前看来水质已经不是再生水行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没有明确的价格机制才是阻碍行业发展的绊脚石。
再生水的成本和价格是决定再生水市场前景的两大核心要素,直接影响到再生水供给量与需求量,也决定了该行业能否有足够的收益以保证正常发展。优化成本、制定合理的价格,形成完善的价格机制对于再生水行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我国再生水市场价格机制并不明确,价格仍由政府部门决定,缺乏市场化的调节手段,终端用户水价普遍低于成本,阻碍了再生水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资源节约要求的水价机制。
-
再生水利用作为水务行业衍生市场崛起
hbzhan内容导读:《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日前公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坚持防治城镇水污染与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并重,要求在雨污分流地区,不得将污水排入雨水管网。条例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应当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增加绿地、沙石地面、可渗透路面和自然地面对雨水的滞渗能力。条例鼓励城镇污水处理再生利用,规定再生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
再生水行业 2013-10-18 13:41:01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