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自我净化难抵致命侵蚀 海洋生态步入全面监管期
资讯中心


自我净化难抵致命侵蚀 海洋生态步入全面监管期

2015-03-06 10:11:30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编辑:筱阳 关键词:污水处理设备工业污水处理设备阅读量:50974

导读:环顾当下,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在范围内,蔚蓝的海洋正遭遇的生态危机。
  【中国环保在线 污水处理】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新一轮海洋经济的大发展,海上石油开发产业方兴未艾,但是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与环境问题,尤其是石油泄露问题时有发生,严重污染与破坏海洋生态,使海洋生态面临更加严峻的危机。

  
  自我净化难抵致命侵蚀 海洋生态步入全面监管期
  
  环顾当下,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在范围内,蔚蓝的海洋正遭遇的生态危机。原油泄漏、垃圾倾倒、工业排放……当沿海大陆成为各国各地区发展工业的地时,当有关专家发出“渤海将死”的警示时,干净的海洋是否注定离我们渐行渐远?
  
  尽管海洋有着世界上强的自我净化功能,但这片深蓝抵挡得住人类无休止的侵蚀吗?
  
  几年前,在由美国科学家绘制的《人类对海洋影响的地图》中,除却南极、北极附近少量水域,已经几乎没有哪处海洋谈得上“清洁”。彼时,人类次宏观地看到海洋生态系统变得“如此糟糕”。而中国渤海、东海、南海,亦是近岸海洋污染区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旧痕未愈,又添新伤。康菲漏油事故迄今两个多月,渤海海域又增加了840平方公里劣四等海水。昔日的海面被一块块丑陋的油膜趴覆着,还有偶尔向外冒出的油花,仿佛正在向人类痛诉这里所遭遇的不幸。
  
  渤海遭遇“致命一击”
  
  2014年7月18日,在国家海洋局尚未成立针对漏油事故的联合调查组前,邵文杰到达了山东长岛。他是民间环保组织达尔文自然求知社的工作人员,此行旨在收集康菲漏油事故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之前,媒体曾爆出长岛出现鱼类莫名死亡现象,疑与漏油事故有关。但当地渔民告诉邵文杰,鱼类死亡在长岛并非罕见现象,而一些媒体的不实报道却让长岛的旅游形象受损,旅游业因此大打折扣。在长岛附近海域,邵文杰并没有发现油污的存在。对此,他的解释是:漏油事故发生已有一段时间,且海中油污会受当地东南风向和洋流方向影响。
  
  唐山市水产局工程师刘凤林向邵文杰介绍,当地渔民6月中下旬就发现海面上有大量油污,但直到7月5日方知是漏油事故发生。如今,唐山海产养殖业损失惨重。邵文杰沿着海岸线走访时,目之所及尽是大块油污。“海岸上的沙滩剖面里,一层一层可见已经均匀散开的油污。漏油是相当严重了。”他说。
  
  据统计,唐山现已发现的扇贝死亡率达到70%,而且存活下来的个头都比较小,导致产量下降,销路不畅。邵文杰介绍道,唐山市约有渔民160户,海产养殖面积共有35万亩,目前漏油事故已对当地水产业造成损失高达3亿元。
  
  类似的情形也在河北发生。媒体披露,仅河北乐亭、昌黎两地,200名水产养殖户遭受的经济损失高达13亿元。“渤海的生态系统本身就比较脆弱了,这次的漏油事故可能将对它产生致命的影响。”王亚民表示。
  
  事实上,进入新世纪以来,溢油事故并未得到有效遏制。2006年,发生由渤海油轮事故叠加海上油田盗油的渤海特大溢油事故;去年7月,大连新港重大溢油事故更是溢油量超万吨,创下中国海上溢油事故之。对于分布了数十个海上油气田和100多个钻井平台的渤海而言,何时遭遇致命一击似乎只是时间问题。“如果这次不是康菲,还会有下一个‘康菲’出现。”王亚民说。
  
  我国海洋从此有了生态红线
  
  如今,可喜的是,国家海洋局3月5日对外公布《2015年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明确在全国全面建立实施海洋生态红线制度,开展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试点,建立健全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继续推进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试点。
  
  要点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10方面要求,包括全面加强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和规划编制,继续深化海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分类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切实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严格实施海洋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着力强化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健全完善海洋环境监测评价业务体系,创新推进陆海统筹的海洋污染联防联治,做好海洋生态环境应急响应工作,着力做好全年工作的组织实施和作风保证等。
  
  在依法行政方面,国家海洋局将继续推动海洋环境保护法等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法律法规修订工作。协同推进简政放权和提质增效,严格依法依规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强化海洋环境行政审批和监测信息公开。加强海洋工程项目全过程监督检查,开展海洋环保领域违法违规建设项目的清理整改。
  
  在深化海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在推进海洋污染联防联治方面,着力开展海湾综合治理,从16个污染严重、生态脆弱的重点海湾中选取部分海湾开展动态监测并试点开展治理。深化海洋污染防治摸底调查,明确海洋污染防治责任划分并对地方政府进行责任考核。
  
  同时,为做好海洋生态环境应急响应工作,国家海洋局今年还将完善赤潮(绿潮)等海洋生态灾害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推进黄海绿潮灾害综合治理。优化放射性监测网络和核应急工作机制,健全完善边处置边报告的海上溢油应急工作机制。
  
  治理或需百年
  
  “渤海的治理工作多年以前就开始了,但是一直没有得到有效重视,所需的资金也难以落实。治理方案一拖再拖,导致现在即使花费几倍的成本也难见成效。”王亚民说,“如果上世纪70年代下大力气治理,渤海的情况可能会好一些。但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污染了几十年,现在有点晚了。”
  
  据了解,上世纪70年代初,受日本水俣病影响,卫生部开始了针对渤海、黄海海域重金属污染的调查,结果发现“渤海全海区均检出了石油,海水中汞、砷、镉、铬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在局部海区也逐渐扩展和加重”。
  
  公开资料显示,30年间,仅在国家层面上的渤海治理计划就多达数次,但终都悄然退场。1982年6月,《渤海、黄海近海水污染状况和趋势》完成,迄今渤海所遭遇的污染问题在当时已全部提及,并进行详细论证分析,但终未能落实。
  
  早在2000年8月,国家海洋局制定的《渤海综合整治规划(2001-2015)》立项失败。2001年10月,原国家环保总局一份计划投资555亿元、为期15年(2001-2015)的《渤海碧海行动计划》出台。尽管当时很快获得国务院批准,但在资金等问题上缺乏有效支持。2004年6月,时任原国家环保总局局长的解振华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碧海计划》资金渠道不畅,导致计划项目进展缓慢。
  
  “治理海洋污染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首先是减排,环渤海圈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带,如果给这些城市都配上完善的污水垃圾处理设,使城市工、农业污水‘干净’地排入海洋,目前的政府资金很难完成。”王亚民说,“即使整个环渤海湾实现零排放,渤海要通过自净能力完成自我净化,也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
我要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环保在线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环保商城:

气浮机曝气机COD测定仪TOC分析仪污水提升器带式压滤机格栅除污机污泥泵潜水搅拌机污泥浓缩机污泥搅拌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高压清洗机油烟净化器板框压滤机无轴螺旋输送机气体分析仪烟尘检测仪油雾净化器超声波清洗机泳池水处理设备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hbzhan@vip.qq.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9680
环保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环保在线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环保在线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环保在线网

抖音号:hb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环保在线

公众号:环保在线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环保在线

快手ID:2537047074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