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在线 固废处理】10年过去,“限塑令”的执行效果显然并不明显。在不少超市,每年仅出售塑料袋就能赚上千万元,“限塑令”已经沦为了“卖塑令”。近段时期,国家发改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扩大“限塑令”的范围,同时督促地方特别是城市加大落实力度。
运行10年将迎新调整 “限塑令”范围有望扩大
200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被称为“限塑令”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明确要求:
“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由于大部分商场超市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很多消费者已经使用布袋等购物,“限塑令”收到一定的效果。只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限塑令”的效果逐渐弱化。
调查显示,超市里面各生鲜食品、熟食、面食、糖果等柜台的预包装塑料袋仍在普遍使用。一些街头摊点、小吃铺、社区小商店以及各级饭店餐馆都普遍存在免费提供塑料袋的现象,农贸市场里免费塑料袋已全面泛滥。
总体而言,发挥一定的作用之后,“限塑令”在随手的实施上流于形式,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是何原因?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助理研究员刘勇给出了答案。
刘勇表示,主要原因为:一是塑料袋收费制度执行范围有限,基本局限在大超市和商场,“限塑令”在农贸市场、批发市场、流动摊贩等场所变成一纸空文,收效甚微。二是无法遏制小工厂和家庭作坊继续违规生产像超薄塑料袋这样的塑料制品。这部分企业导致的环境污染往往是正规企业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据媒体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人近日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调整“限塑令”,研究制定在电商、快递、外卖等行业限制一系列不可降解塑料包装使用的相关实施方案,同时督促地方特别是城市加大落实力度。
专家认为,研究调整“限塑令”延伸至快递等领域,既能有效推进环保事业,也是顺应民意之举。首先,电商、快递、外卖行业塑料袋的使用者以企业为主,但传统零售业塑料袋使用者主要是个体消费者,因而从企业入手限塑,治理成本较低,效果也会更好。
但需要指出的是,随着“限塑令”实施范围的扩大,落实“限塑令”的任务将更加艰巨。应汲取前期“限塑令”实施的经验、教训,加大“限塑令”的执行力度,改变“限塑令”政策执行中存在的环保、质检、工商、商务等多头监管状况,加强对限产、限售、限用塑料购物袋的监督检查,尽快建立一套既能限制塑料购物袋生产,又能控制其使用量的长效约束机制,确保各项限产、限售、限用塑料购物袋的措施落实到位。
某种意义上,“限塑令”与其说考验着政府部门的执法能力,不如说考验着个体的环保意识和自律精神。因为,“限塑令”如果光靠政府部门的监管,而得不到公众的积极配合,那么即使力度再大,恐怕也很难取得良好效果。
我们认为,只有更多的个体行动起来,提高环保意识,从指指点点到身体力行,改变消费习惯,购物时勤用环保袋、菜篮子,才能促进“限塑令”的落地生根。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